冯革群,男,1967年3月出生。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城市发展和旅游行为。
“教育不是痛苦地死记硬背和机械教条,也不只是为个人谋生所需做准备,而是尽可能地将我们的智慧、道德、技术和美感传承给最多的人,以增进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教育应该教人学会不断发现自我、探索未知,观察体验周围环境,追求真善美,提升自我,主宰自我人生,达到理解世界的最高智慧和领略人生的高远境界。是通过将自己的爱好、专业、日常生活和人生幸福融会贯通,让人活得更加充实、豁达、幸福。学术研究,则是研究者通过最严谨的学术方式,将个人志趣、生命体验、日常生活和社会关怀融入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最终以学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法则,适用于任何专业。
教育经历
1985-1989 陕西师大地理系 ,地理学士学位
1989-1992 东北师大地理系 ,人文地理硕士学位(导师陈才教授)
1998-2003 德国基尔大学地理研究所,师从Dege.E教授和Baehr.J教授获人文地理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跨区域国际合作研究:欧洲上莱茵河的区域合作,东北亚图们江 合作的模式?”(德文)
工作经历
1992-1996 西北大学地理系讲师,讲授“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和“地理专业英语”等课程。
1996-1997 担任世界银行GEF(Global Environment Fund)项目组成员,英文翻译,用RRA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调查中国重点自然保护区生物和社会资源情况、调查保护区林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及居民与保护区生境维护之关系。
2004 |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
2005 |
北京歌德学院“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规划”项目工作2007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兼外语学院欧盟 研究所。 |
2007-2011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
2009 |
|
|
|
德国特里尔大学地理研究所访问学者(7-9月3个月) |
201- |
|
|
|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
2017年9月-2018年3月 德国住房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柏林)、基尔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卡塞尔大学等访问学者
学术论文
1.区域科学及艾萨德教授的介绍, 《西北大学学报》,1993
2.区域科学与西北地区开发,编译,《国土开发与管理》,1994
3.图们江地区工业地域开发构想, 《西北大学学报》,1995
4.西北城市发展的研究分析,区域开发及城市发展论文集,1996
5.德国统一后的经济空间结构变化,《人文地理》,1996
6.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合作三角区,区域经济合作论文集,2000
7.上莱茵地区的边境合作区介绍,《世界地理研究》,2001
8.上莱茵地区的边境合作的启示,《外交学院学报》,2001
9.Globalization und die Regionale Entwicklung in Afrika, Geographisches Institut, Universitaet zu Kiel, 2003
10. The Tumen River Delta and the TRADA, Geographische Notiz, 2004
11.东南亚海啸地震的警示,中国21世纪经济导报,2005
12地理学研究边境地区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5
13.西方学者研究边境地区综述,《经济地理》,2005
14.德国大学景观生态的教学介绍,《世界地理研究》,2005
15. Feng, Gequn (2002): Erklärung regionaler Entwicklungsunterschiede Chinas, Institut für Regionalforschung, Universität Kiel, Deutschland.
(译: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理论阐释,德国基尔大学经济系区域研究所,2002年6月)
16. Feng, Gequn (2003): Cross Border Cooperation, the EuroRegion Upper Rhine, a Model for the Tumen-Project in Nor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Geography, Bern University, Switzerland.
(译:边境区合作: 欧洲上莱茵河与东北亚图们江合作的模式对比,瑞士伯尔尼大学地理系,边境区研究论坛,2003 年 2 月)
17. Feng, Gequn (2003): Interkulturelle Konflikt und Verständigung- Eigene Erfahrung in Deutschland, Fachhochschule Stralsund, Stralsund, Deutschland.
(译:多文化冲突与交流-个人经验分析,德国斯特拉松德科技大学管理系,2003年6
月)
18.欧洲区域发展的地区差异收敛与发散,中欧区域发展合作研讨会,中国国家信息中心,2005年3。
19.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展,全球华人地理学术会议论文,北京大学,2005年8月。20. Beijing Case, an Informal City?, Goethe Institut Beijing, 2005,11
21.德国鲁尔工业区变迁及其经验启示,《世界经济地理》,2006.3
22.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the Upper Rhine Eureregion, a model for the Tumen Project in Northeast Asia?》,《Balt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2006.9
23.德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旅游学刊》2006.11
24.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组织机构的挑战与任务,《旅游学刊》2007.5
25.全球背景下非正规城市发展状态,《规划师》2007.11
26.欧盟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政策效果,《世界地理研究》2008.3
27.德国市民花园的建设与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08.1
28.中国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阻碍,CATO研究报告,2008.11
29.欧盟区域政策评价,《德国、欧盟、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30. The Yangtze River,a Tourism Destination?, in《River Tourism》,CABI Oxfordshire, 2009.3
31.中欧不同文化背景下休闲与旅游行为比较,《休闲评论》,第1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327-335
32.德国文化策略与行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与中德关系》(刘立群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月,Pp328-339.
33.社会转型阶段的乡土地理研究,《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29-132,2011,3
34. Green Book of China’s Tourism 2011: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11
35.欧洲城市旅游的发展基础、现状和趋势;《休闲评论》第三辑(庞学铨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页码172-176.
36.城市休闲制约与健康条件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
37.港口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德国港口城市汉堡为例,《浙江海洋经济论文集》,
2012,3
38.非正规聚落的弹性机制分析—以城中村为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pp
120-126, 2012.4
39.国际游客对宁波旅游景点的空间感知和行为,《休闲评论》,2014.6
40.宁波本土连锁超市发展探析,《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Pp 98-102,2014,
41.走向美好城市的六大战略, 《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P1-4
42.全球化背景下宜家空间扩散路径和模式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第4:50-59
43.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解读:从单位空间向社区空间, 《城市规划》,2016
年第 1 期。总 344 期
44.日常生活的城市,《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6年第2期,卷8(2)
(总21期)
45.新型城市化下的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比较,《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第2期 (于海滨)。卷30(2)
46.村民本位视角的空心村影响再认识—基于鄂东南石下村的案例调查《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年第5期(张舵)。卷 31(2)
47. The Neighbourhood Transformation fromDanweitoShequin China.
Die Erde, 2019 (150):2
专著
《 Grenzueberschreitende Zusammenarbeit: die EuroRegio Oberrhein, ein Model fuer das Tumen Projekt? 》 ,ISBN 3-8325-0246-7, Berlin, Logos Verlag, 270S. 2003 (德文)。
《中欧双向国际出入境游客行为分析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
9787514144352,北京,2014年。
课题项目
1.参加”陕西省文化景观地理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赵荣教授主持),1995。
2.参加”中国重点自然保护区生物和社会资源情况“,世界银行项目(与国家林业部、陕西省林业厅合作),成果:“佛坪大熊猫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和社会资源概况”(冯革群英文编译,共计五篇,分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翠华山风景保护区以及生物调查方法等篇章)1996-1997。
3. 参 加“China Outbound Tourism”, unterstützt vom Wissenschaftsministerium Mechlenburg-Vorpommern und vom Tourismusverband Mecklenburg-Vorpommern (von Prof. Dr. Wolfgang Arlt geleitet), 2003. Ergebnis (Vorläufig): www.auf-
nach-mv.de(译: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中国旅游项目开发策划,由梅堡州科学研究部与旅游协会赞助。课题主持人:Prof. Dr. Wolfgang Arlt. 冯革群:网页策划兼翻译,阶段性成果:北德风光-梅堡州,度假年 2003。见网页www.auf-nach-mv.de。
4.参加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转型,生态修复,循环经济与高新产业园区发展项目,2003
5.主持“国际边境地区研究”,宁波大学人才基金项目,2004-2006 (结题)
6.主持“边境地区与合作研究: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对比”,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5054,经费3万元,2005-2007(结题)
7.主持“欧洲边境地区合作发展与我国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对比”,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051626,经费1万元,2005-2007(结题)
8.参加“Beijing Case(北京城市发展现场)”项目,德国文化部和北京歌德学院项目,2005,7-2005,11,www.beijingcase.org(结题)
9.主持“中欧之间国际出入境游客行为分析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JY2008129,经费9万元(结题)
10.参加“中国高端游客在德国自驾旅游”项目,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项目2012年
12月完成 (英文;结题)
11.参加“中国游客赴德国的购物旅游行为研究”项目,德国麦琴根政府HOLY AG
(OCM)项目(德文;结题)
13.主持“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区空间景观研究”项目,宁波大学校重点学科项目支助,2013-2014年。
14.参加“中国游客赴阿联酋和海湾周边国家的旅游行为研究”项目,德国汉堡“出境旅游研究所”项目(英文;结题),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