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导航

李加林
发布时间:2024-09-07    作者:

李加林男,1973年2月出生,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执行院长、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陆海国土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东海研究院首席专家。入选浙江省重点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人才第一层次、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宁波大学“阳光教授”、宁波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授”、宁波大学“最美导师”。主要从事海岸带资源开发、遥感与GIS应用、陆海统筹等方面的研究,在SCI/SSCI期刊及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分别为2019,2021年,2023年,均为第1完成人)、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宁波市科技进步奖在内的10余项科研奖励,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采纳应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重点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重点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宁波大学地理学一级硕士点负责人,渔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地理学、学科教学(地理)、农村发展硕士生导师。

主要教育与工作经历:

1993-至今宁波大学工作

1996.9-1999.6 南京师范大学攻读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

2001.9-2004.6 南京师范大学攻读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4.9-2006.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地图学与GIS博士后工作

2012.9-2012.12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地球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学术荣誉:

浙江省重要人才入选者

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人才第一层次

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一层次

主持的主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国家级项目:

1、围垦对杭州湾南岸潮滩湿地沉积-地貌过程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0701006),2008-2010,20万元。

2、围垦影响下的象山港潮汐汊道潮盆系统沉积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171073),2012-2015,71万元。

3、人工地貌建设对港湾海岸地貌景观演化的影响比较研究 -以中国浙江象山港与美国佛罗里达坦帕湾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471004),2015-2018,95万元。

4、东海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及典型案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编号:16ZDA050-3),2016-2019,8万元。

5、基于多源/多时相异质影像集成的滨海湿地演化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U1609203),2017-2020,252万元。

6、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约束下的陆海统筹水平演化及冲突空间协同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976209),2020-2023,62万元。

7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城市与生态韧性演化关系及协同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976209),2023-202654元。

出版专著:

1、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策划与创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参著

2、变化研究国家策略分析——美国模式研究,测绘出版社,2006,参著

3、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1/2

4、浙江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迈向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之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3

5、浙江省海岸带土地资源开发与综合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4

6、中国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研究40年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

7、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3/3

8、海洋文化产业分类及相关指标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2/13

9、浙江省滨海旅游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2/4

10、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线与海岸带景观资源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6,1/4

11、海岸带综合管控与湾区经济发展研究—宁波案例,海洋出版社,2019.2,1/3

12、东南沿海村镇生态建设模式及其示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6,1/1

13、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与海湾资源演然,海洋出版社,2019.8,1/3

14、围填海工程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评价,海洋出版社,2019.8,2/3

15、地方高校地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2171/1

16、海岸带资源开发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20101/1

17、四明山南区地学野外调查及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111/4

18、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海洋出版社,2022121/2

19、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93/3

20、浙江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122/3

21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陆海统筹水平及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21/3.

论文发表(部分重要论文):

1、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经济地理,2003,23(5)

2、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及其综合效益—以江浙沿海为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1)

3、多维信息在改善沿海地区图像分类精度中的应用方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2)

4、杭州湾南岸农业环境资源及农业综合开发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

5、杭州湾南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

6、基于MODIS的杭州湾南岸农业生态系统NDVI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3)

7、互花米草入侵对潮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其管理,海洋通报,2005,24(5)

8、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及其研究现状,灾害学,2005,20(2)

9、杭州湾南岸农业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

10、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

11、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经济地理,2005,25(5)

12、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6)

1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6)

14、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地理科学,2006,26(1)

15、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的影响—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例,地理学报,2006,61(4)

16、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

17、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19(2)

18、潮滩演变规律在围堤选线中的应用—以江苏辐射沙洲内缘区为例,海洋工程,2006,24(2)

19、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生物海岸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4)

20、潮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

2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地理学报,2007,62(4)

22、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开发策划,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0(2)

23、群组型港口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特征及外部形态演变——以宁波为例,地理研究,2008,27(2)

24、沿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系统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21(2)

25、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潮滩底质粒度及其分布特征,海洋科学,2008,32(8)

26、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1

27、沿海发达地区农村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特征--以浙江慈溪为例,地理研究,2009,02

28、江苏海岸带景观及其生态旅游的开发,海洋学研究,2010,28(1)

29、中国海洋文化景观分类及其系统构成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1,4

30、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比较,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26(1)

31、中国海洋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研究展望,地理研究,2013,32(5)

32、宁波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初步评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1)

33、浙江省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视角,华东经济管理,2014,207(3)

34、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综述,水利学报,2014,45(3)

35、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第5、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2)

36、中国南方大陆海岸线时空变迁,海洋学研究,2014,32(3)

37、象山港流域河流形态特征定量分析,海洋学研究,2014,32(2)

38、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地理研究,2014,33(9)

39、滩涂围垦农业利用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江苏东台为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4)

40、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1)

41、象山港海岸带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研究,海洋学研究,2015,33(1)

42、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地理学报,2015,70(3)

43、浙江省大陆岸线资源的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

44、象山港海岸带景观格局演化,海洋学研究,2015,33(2)

45、基于生态功能强度分析的滩涂围垦区景观格局优化,生态学杂志,2015,34(7)

46、基于遥感与GIS 的浙江省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5,24(4)

47、人类活动对象山港潮汐汊道及沿岸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5,28(4)

48、1990-2010 年浙江省围填海空间格局分析,海洋通报,2015,34(6)

57、A review on anthropogenic geomorph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27(1)

58、姜忆湄,李加林,龚虹波,叶梦姚,冯佰香,何改丽,黄日鹏.围填海影响下海岸带生态服务价值损益评估——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11):181-190.

59、黄日鹏,李加林,叶梦姚,姜忆湄,史作琦,冯佰香,何改丽.东南沿海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演化研究——以宁波北仑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44(06):682-691.

60、李加林,何书金,朱晓华.基于同行评审视角的地理学论文写作与投稿[J].地理学报,2017,72(09):1717-1728.

61、何改丽,史小丽,李加林,冯佰香,黄日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宁波北仑绿地系统演化及生态服务响应[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30(05):89-96.

62、冯陈晨,李加林,朱宇婕.甬台温地区城镇用地扩展时空分布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38(03):24-29.

63、叶梦姚,史小丽,李加林,刘永超,姜忆湄,史作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浙江省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36(03):427-437.

64、李加林,刘永超,马仁锋.海洋生态经济学:内容、属性及学科构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36(03):446-454.

65、朱宇婕,李加林,冯陈晨.宁波市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38(02):54-58.

66、叶梦姚,李加林,史小丽,姜忆湄,史作琦,徐谅慧,何改丽,黄日鹏,冯佰香.1990-2015年浙江省大陆岸线变迁与开发利用空间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17,36(06):1159-1170.

67、冯佰香,李加林,龚虹波,刘永超,叶梦姚,姜忆湄,史作琦,何改丽.30年来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研究[J].海洋通报,2017,36(03):250-259.

68、史作琦,李加林,姜忆湄,叶梦姚.甬台温地区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变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30(02):83-89.

69、田鹏,李加林,史小丽,王丽佳,刘瑞清.浙江省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2):2697-2706.

70、童晨,李加林,黄日鹏,童亿勤,邵姝遥,田鹏,周子靖.陆源污染生态损害评估及其补偿标准研究——以象山港为例[J].海洋通报,2018,37(06):685-694.

71、何改丽,张正龙,龚虹波,李加林,史小丽,刘永超,冯佰香,黄日鹏.临时海洋倾倒区生态损害评估及补偿标准研究——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J].海洋通报,2018,37(06):707-716.

72、李加林,姜忆湄,冯佰香,黄日鹏,何改丽,王丽佳,田鹏,刘瑞清.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分析——以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与宁波市三门湾为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7(04):541-550.

73、冯佰香,李加林,何改丽,黄日鹏.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8,37(02):523-533.

74、黄日鹏,李加林,段义斌,冯佰香,何改丽.快速城镇化对杭州湾南岸慈溪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16(05):105-113.

75、杨磊,李加林,黄日鹏.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发育机制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31(05):115-120.

76、刘瑞清,李加林,何改丽,冯佰香,黄日鹏,田鹏,王丽佳.浙江省绿地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损益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8,37(10):3119-3129.

77、田鹏,史小丽,李加林,王丽佳,刘瑞清.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04):274-281.

78、王丽佳,廖和平,李加林.生态文明背景下基于风水理论的村镇空间规划[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03):275-278+285+353.

79、钱瑛瑛,李加林.美国坦帕湾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31(03):98-103.

80、邵姝遥,李加林.四明山区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特征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8,39(01):27-33.

81、黄日鹏,李加林,杨磊,何改丽,冯佰香.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强度指数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J].海洋学研究,2018,36(01):46-57.

82、何改丽,李加林,史小丽,刘永超,冯佰香,黄日鹏,田鹏,王丽佳,刘瑞清.杭州湾南岸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03):483-492.

83、姜忆湄,李加林,马仁锋,吴丹丹,王腾飞,叶梦姚.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岸带综合管控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02):34-39.

84、何改丽,李加林,刘永超,史小丽,马静武,浦瑞良,郭乾东,冯佰香,黄日鹏.1985-2015年美国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1):66-79

85、冯佰香,李加林,龚虹波,何改丽,黄日鹏,李昌达.基于恢复能力与影响周期的围海养殖工程生态损害特征及补偿标准——以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养殖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4):745-758.

86、田鹏,李加林,史小丽,王丽佳,刘瑞清.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9,37(02):271-283.

87、李加林,田鹏,史小丽,龚虹波,王丽佳,刘瑞清,邵姝遥.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46(02):248-260.

88、李加林,林雄斌.地理学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与教研改革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02):125-128.

89、田鹏,李加林,姜忆湄,史小丽,王丽佳,刘瑞清,童晨,周子靖,邵姝遥.海湾景观生态脆弱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以东海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04):1463-1474.

90、刘永超,李加林,袁麒翔,史小丽,浦瑞良,何改丽.中美港湾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比较——以浙江象山港与佛罗里达坦帕湾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02):357-368.

91、Tian P, Li J L, Gong H B, et al. Research on Land Use Change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Yongjiang River Basi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Sustainability[J]. 2019; 11(10):2817.(SSCI/SCI)

92、Tian P, Cao L D, Li J L, et al Landscape Grain Effect in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and Its Response to Landscape Cha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J]. 2019; 16(12):2225.(SSCI/SCI)


93、Tian P, Liu Y, Li J, et al.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 and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3, 148: 110057.

94、Chen L, Liu Y, Li J, et al. Surface water changes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Delta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3, 91: 104458.

95、Liu Y, Xiao X, Li J, et al. Tracking changes in coastal land cover in the Yellow Sea, East Asia, using Sentinel-1 and Sentinel-2 time-series images and Google Earth Engine[J].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23, 196: 429-444.

96、Sun C, Li J, Liu Y, et al. Tracking annual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altmarsh vegetation on the Jiangsu coast of China using Landsat time series–based phenological parameter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23, 284: 113370.

97、Liu Y, Li J, Sun C, et al. Thirty-year changes of the coastlines, wetland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Asia major delta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3, 326: 116675.

98、Tian P, Liu Y, Li J, et al. Mapping Coastal Aquaculture Ponds of China Using Sentinel SAR Images in 2020 and Google Earth Engine[J]. Remote Sensing, 2022, 14(21): 5372.

99、Tian P, Cao L, Li J, et al. Eco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 a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J]. Land, 2022, 11(4): 564.

100、Zhang H, Li J, Tian P, et 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zones in the city of Ningbo,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 32(4): 663-681.

101、Tian P, Li J, Cao L, et al. Impacts of reclamation derived land use changes on ecosystem services in a typical gulf of eastern China: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Bay[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 132: 108259.

102、Tian P, Li J, Cao L, et al. Assessing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heat isla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urban expansion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1, 74: 103208.

103、Li Y, Sun Y, Li J.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annual landscape change in coastal cities of mainland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 125: 107561.

104、Tian P, Li J, Cao L, et al. Assessing mat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Hangzhou, China[J]. Land, 2021, 10(6): 582.

105、Sun C, Li J, Liu Y, et al. Plant species classification in salt marshes using phenological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Sentinel-2 pixel-differential time-serie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21, 256: 112320.

106、Liu R, Xu H, Li J, et 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 of bays in East China Sea and its response to sea reclamation activitie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 30: 1095-1116.

107、何改丽,李加林,刘永超等.1985-2015年美国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66-79.

108、刘永超,李加林,袁麒翔等.中美港湾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比较——以浙江象山港与佛罗里达坦帕湾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2):357-368.

109、田鹏,李加林,姜忆湄等.海湾景观生态脆弱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以东海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4):1463-1474.

110、李加林,田鹏,史小丽等.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46(2):248-260.

111、田鹏,李加林,史小丽等.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9,37(2):271-283.

112、冯佰香,李加林,龚虹波等.基于恢复能力与影响周期的围海养殖工程生态损害特征及补偿标准——以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养殖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4):745-758.

113、李加林,田鹏,邵姝遥等.中国东海区大陆岸线变迁及其开发利用强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886-1901.

114、李加林,王丽佳.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20,75(1):126-142.

115、高扬,李加林,刘瑞清等.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绿地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杂志,2020,39(3):956-968.

116、田鹏,李加林,叶梦姚等.基于地貌类型的中国东海大陆海岸带景观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20,40(10):3351-3363.

117、田鹏,李加林,王丽佳等.基于GTWR模型的浙江省海岸带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0,31(9):3173-3186.

118、童晨,李加林,叶梦姚等.东海区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0,47(4):492-506+520.

119、李加林,陈慧霖,龚虹波等.东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子探测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22(3):1660-1670.

120、汪海峰,李加林,田鹏等.宁波市本地三维生态足迹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J].生态科学,2021,40(4):57-65.

121、刘瑞清,李加林,孙超等.基于Sentinel-2遥感时间序列植被物候特征的盐城滨海湿地植被分类[J].地理学报,2021,76(7):1680-1692.

122、陈慧霖,李加林,田鹏等.浙江省沿海县域生态效率评价[J].生态学杂志,2022,41(4):760-768.

123、刘永超,李加林,王新新等.浙江三门湾湿地遥感时间序列演变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1036-1048.

124、李加林,沈满洪,马仁锋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829-849.

125、李加林,田鹏,李昌达等.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关系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924-941.

126、李加林,陆雄风,曹琪等.“地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及实施——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课堂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22(15):50-54.

127、陈慧霖,李加林,王中义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空间结构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9):2467-2484.

128、张海涛,李加林,田鹏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J].生态学报,2023,43(3):937-947.

129、田鹏,王中义,李加林等.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23,42(1):156-171.

130、倪梦娇,李加林,艾顺毅等.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与转移路径——以沪浙闽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3,50(1):108-120.

131、艾顺毅,李加林,田鹏等.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杭州湾南岸湿地植被特征及其候鸟生境分析[J].海洋通报,2023,42(1):92-101.

132、曹琪,李加林,刘伟龙等.基于CIPP模式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4):62-66.

133、杨昀则,田鹏,李加林.1980-2020年东海沿海城市水域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海洋通报,2023,42(4):430-443.

获得的部分重要科研奖励:

1、重点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第八次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宁波市政府,2003,1/3

2、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宁波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宁波市政府,2005,1/3

3、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宁波市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宁波市社科联,2006,1/1

4、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宁波市第十次(2004-2005)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政府,2007,1/6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宁波市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社科联,2008,1/1

6、沿海发达地区农村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特征——以浙江慈溪为例,宁波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宁波市社科联,2010,1/1

7、杭州湾南岸湿地对围垦的响应及景观生态优化,2006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2006,1/6

8、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2006年宁波大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宁波大学,2007,1/5

9、杭州湾南岸湿地对围垦的响应及景观生态优化,2006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宁波市人民政府,2007,1/6

10、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宁波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宁波市政府,2009,1/4

11、群组型港口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特征及外部形态演变———以宁波为例,2011年宁波市第十二次(2008-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宁波市政府,2012,1/3

12、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宁波市第四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市社科联,2012,1/2

13、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宁波市第十三次(2010-2011年)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政府,2013,1/2

14、浙江省海岸带土地资源开发与综合管理研究,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政府,2013,1/4

15、浙江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迈向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之路,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宁波市政府,2013,2/2

16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卷,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宁波市人民政府,20211/4

17、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线与海岸带景观资源演化——兼论象山港与坦帕湾岸线及景观资源的演化对比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浙江省人民政府,20191/4

18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浙江省人民政府,20211/4.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NO. 818 Fenghua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邮编Postal Code:315211

电话Tel: (0086-)0574-8760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