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一:卫星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产品优化
占文凤 教授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占文凤,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IEEE GRSL副主编;主要从事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城市环境遥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0余项,共发表含20余篇遥感权威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在内的SCI期刊论文80余篇;获李小文遥感科学奖,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指导2名硕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硕;入选科技部首批遥感青年人才资助计划、江苏省杰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与高校GIS十大创新人物等。
报告内容:围绕“卫星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产品优化”这一主题,将介绍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多时间尺度模型新进展,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统计降尺度算法比较和优化,以及城市热辐射方向性热点—太阳位置角度偏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报告二:中国滨海湿地分布的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
王新新 博士后 复旦大学
王新新,复旦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海岸带生态、水文生态遥感研究,获上海市超级博士 后、复旦大学学术之星等奖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期刊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等。 现担任RSE、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与应用等期刊审稿人。
报告内容:滨海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和活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为人类和野生动植物等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 服务。中国滨海地区以13%的土地养育了超过40%的全国人口,同时创造了约60%的GDP,是受人类活动影响 最剧烈的地区之一 。及时准确地获取中国滨海湿地面积长时序的动态信息,可以为滨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滨海 湿地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本报告首先介绍基于像元—物候的滨海湿地监测算法,然后 从不同空间尺度系统分析了中国滨海湿地的分布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报告时间:2022 年 5 月 11 日,14:00-16:00
主持人: 孙伟伟 教授
会议地址:腾讯会议(150 208 370)

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 海岸地理环境智能感知与建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