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22级地理科学(师范)1班在博彩导航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冯秀丽老师与课程助教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遥感导论》课程作业的室外小组探究。
学期伊始,在老师冯秀丽老师带领下,同学们开始学习《遥感导论》这门全新课程,经过了半学期的系统室内理论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遥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步骤。
经过劳动节前的期材料准备和分组初探,5月9日上午同学们在老师和助教引领下走出教室,实地校译美丽的宁大校园。
活动伊始,课程助教分发了两张不同时期的宁大遥感影像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初步讲解;随后,同学们开始对遥感图像的初步解译。大家在冯秀丽老师及课程助教指导下通力合作,循序渐进,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蓝色的应该是水体吧”“可我们宿舍旁边的阳明湖在图上是黑色的诶”,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声不绝于耳,为形成相对准确的解译结果不断努力。
图 同学们对比与初步解译遥感图像宁大学样地
经过了半小时,各小组都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对于两幅遥感图像的初步解译,大家四散开来开始了对判读区的野外考察。考察过程同学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个小白点到底是啥呀我怎么找不到?”“那边现在在修路我们好像进不去诶?”“应该就是这里但是为什么和图上的样子和颜色都不太一样呢?”同学们问题不断出现在课程群里,老师对其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鼓励同学们根据目标地物与影像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影像反复判读和野外对比检验,建立起遥感影像的判读标志。不断地探索过程同学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宁大近20年发展变化。
图 宁大标志性地物的实地和遥感图像
图 正在变迁的宁大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运用目视解译判读图像和实物对比,自身感受到图像与实地的不同,很有意思。也发现宁大十几年间变化确实很大(陈喆毅小组);
利用目视解译识别遥感图像上的目标地物,锻炼我们观察地图的能力,同时,在争辩中加深我们对宁大校园的印象。双脚踏遍校园,我们看到了别样的宁大。(吕诚品小组)
利用直接判读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综合推理法我们分析了目标地物的相关特征,并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进行判读验证,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我们找到了很多目标地点并且完成了时相动态分析。思考与寻求答案的过程是一种别致的体验,与此同时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了宁大十年前后的变化! (马纯柳小组)
这是一次地理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独特的课程实践与专业启蒙,通过徒步考察校园土地利用变迁,同学们对遥感学导论及其校园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有了更深的理解;徒步目视解译过程中遇到问题,同学们通力合作,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极大地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一步一脚印,同学们用专属于地理人的视角走进了宁大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