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滨海地区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领域的重大需求,立足滨海软土特点,通过有效整合我校土木工程、力学与机械等学科,同时联合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用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等,于2016年5月成立宁波大学滨海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9年,中心认定为第六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中心获批第五批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和中心办公室,中心主任为朱瑶宏教授和郑荣跃教授。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人事与科研相关的规章制度,建成了多主体、多团队、多学科协同的创新平台。中心主要研究方向:(1)软土地层特种隧道技术研究,包括类矩形盾构隧道技术、机械法联络通道技术等;(2)软土基坑低碳建造技术研究,包括地铁车站深基坑智能支撑技术、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等;(3)绿色低碳桩基技术研究,包括静钻根植桩技术、植入式排水桩技术等;(4)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包括能源桩、能源隧道、能源管道等。
中心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项目支持15项(其中市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各类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相关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已在宁波、杭州等地的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成功示范及应用推广,近三年新增产值约17亿。
中心的建立,推进了高等学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领域的协同创新,有效支持和保障宁波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宁波大学土木工程和力学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心坚持“协同创新、交叉融合、共创一流”的理念,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滨海软土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技术研究中心,为一流学科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